教案模板范文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是:中公教師網 > 教師教案模板范文 > 音樂教案 >
來源:教師招聘網 時間:2019-10-11 14:54:08
一、教學目標
【情感態度價值觀】
通過聆聽歌曲,感受歌曲帶來的意境,學生能夠產生對民族的熱愛之情。
【過程與方法】
通過演唱、聆聽、感受等方法,學生能夠進行對歌曲創編活動。
【知識與技能】
了解裝飾音、襯詞、力度符號、回聲等,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并學會哼唱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重點: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,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情感。
難點:了解裝飾音、襯詞、力度符號、回聲等,并學會哼唱歌曲。
三、教學過程
(一)情境導入
教師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《蘋果豐收》,并提出問題:歌曲是哪個民族的?
學生自由發言。
教師總結:本首歌曲的是朝鮮族歌曲,我國地大物博,五十多個民族,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,順勢引出赫哲族民歌《烏蘇里船歌》。
(二)感受體驗
1.初聽歌曲
并設問:“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?”
學生自由發言。
教師總結:歌曲的情緒是悠長的、寧靜的,仿佛把人們帶入到了烏蘇里江邊。
2.復聽歌曲
并設問:“歌曲有什么特點?
學生自由發言。
教師總結:歌曲整體的感覺是搖曳的,具有船歌的特點,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們捕魚的場景。
(三)分段欣賞
1.再次聆聽歌曲,嘗試將歌曲進行分段,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分為三段。
2.帶領學生聆聽第一段,并提問第一段音樂有什么特點?
學生自由回答。
教師講解:第一段運用了大量的襯詞、力度記號、裝飾音和回聲等。力度記號強弱的變化,營造了歌曲的意境,回聲的出現仿佛把人們帶到意境中,感受烏蘇里江的美。
3.帶領學生哼唱第一段,注意力度以及裝飾音的出現。
4.帶領學生聆聽第二段,并提問第二段歌詞描繪的是什么內容?
學生自由回答。
教師講解:第二段出現了歌詞,并且出現了少量的襯詞,更加突出地描繪了烏蘇里江的美景和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悅,歌詞的出現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歌曲,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。
5.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。
6.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,并通過前兩段的欣賞方式總結第三段的特點。
學生自由回答。
教師講解:第三段重復第一段,出現了大量的襯詞,目的是將聽眾拉回現實,再次感受烏蘇里江的美景。
7.帶領學生哼唱第三段。
8.再次整體聆聽歌曲,并帶入剛才的體會。
9.整體的融入感情哼唱歌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