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資格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> 綜合素質 > 幼兒 >
來源:中國教師資格網 時間:2019-10-14 17:15:48
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:“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。”環境就像一個“會運動的生命體”,它作為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“隱形課程”,對于幼兒的學習與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。目前,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主要體現在墻面環境的設計上,通過對不同區域的合理創設,從而幫助幼兒主動去觀察、探索、創造,并從中得到情感的體驗,智慧的啟迪。
以下主要是從墻面創設的造型、參與性、作用和過程四個維度出發進行的分類。
我們這次重點要區分的是記錄式創設和展覽式創設、填充式創設和滿幅式創設的區別。
一、知識點辨析
1.記錄式創設和展覽式創設
(1)記錄式創設
記錄式創設主要是對幼兒學習經歷和過程的記錄。例如:小班的區域環境創設“去小熊家的路”展示的是讓幼兒親自設計去小熊家的各種各樣的路線圖,同時思考小豬、小貓、小松鼠、小鴨子以及小狐貍是通過怎樣的路線到達小熊家的。在這一墻面的創設中,幼兒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,畫出不同的路線,來實現到達小熊家的目的。在記錄式創設中,讓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下,掌握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。
(2)展覽式創設
展覽式創設主要是對幼兒學習結果的呈現。例如:中班的主題墻面是圍繞“創意手工展”(如圖2-1)進行創設。易拉罐、線團、超輕黏土等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,能夠讓幼兒積極熱情地投入到創作當中。在主題墻或是廊道中將幼兒做好的手工作品進行展覽,一方面能有效地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,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環境的熏陶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。
圖2-1
2.填充式創設和滿幅式創設
(1)填充式創設
填充式創設是對于墻面最原始的記錄或簡單的框架設計,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,逐步將幼兒的手工作品、學習成果布置在墻面上,對大片空白墻面進行填充的過程。例如:中班的墻面創設“觸覺的秘密”,墻面的最初創設只有清潔球、釘子、毛絨球等實物(如圖2-2)。隨著活動的深入,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,幼兒通過動手操作、與同伴交流,將不同的物品按照軟、硬、粗糙、光滑等不同的分類方法進行墻面的創設(如圖2-3)。
圖2-2
圖2-3